-课程概说-

学校的课程体系,涵盖学生由学校组织实施的在校内、校外的一切与学习生活有关的活动。因此,附属学校课程计划,既应符合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意志,又应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既要遵循教育规律、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学科特点,又要建立学科之间的联系,体现学科的统整;既应使学生达到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的教育教学要求,又应尊重个性差异,为不同禀赋的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空间;既要统一教育理念,研究教材教法,又要提倡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多元性,培育和而不同的校园文化,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品质奠定基础。

-课程框架-

根据学校发展愿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其认知差异,关注学生成长的三个不同阶段,构建富有弹性的“三类”、“四型”的课程框架。

  

“三段”,即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并结合上海小学和初中“五四”分段的特点,将九年教育分为启蒙教育阶段、引导自主阶段和自主发展阶段。“九年一贯”三个阶段,就方式方法而言,一以贯之,充分体现学校教育教学双主特色,即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启蒙教育阶段

1—3年级,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爱学习,爱学校,爱交流,养成好习惯,涵养好品质。在这一阶段,主要采取“玩中学”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双主”理论,即以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有方法、有技巧地学;引导学生独立地学,同伴合作地学,师生沟通地学。

引导自主阶段

4—5年级。 此一阶段,前承启蒙教育阶段,后启自主发展阶段,实为“桥梁阶段”。学生通过启蒙阶段的教育,已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其思维随着年龄的增长,亦逐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在这个阶段,课堂教学主要采用“对话”教学模式。 “对话”教学的前提,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基本环节,即五个“HOW”:如何预习、如何上课、如何复习、如何作业和如何归纳整理等诸环节,培养学生学会聆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互相帮助等等,蕴德育教育于学科学习之中。

自主发展阶段

指6—9年级,即上海教育体系的初中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尝到掌握不同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学习体验所带来的好处,正是其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最佳时机。在这个阶段,主要将研究“导学式”教学模式。“导学式”这一课堂教学模式,其涵义有二:一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二是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导学式”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为:“自学——激疑——讨论——运用——拓展”;对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可衍化为“自学——实验——讨论——归纳——探索”等。

“三类”,按学生活动类别分为“学科类”、“实践类”和“兴趣类”三大类别。

学科类

由“规定科目”和“选修科目”两部分组成。学科类“规定科目”旨在完成国家课程计划和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而学科类“选修科目”之中又有“学科限定类”和“学科非限定类”之分。学科类“选修科目”的学科限定类和“学科非限定类”,则侧重兼顾学生的学习差异和个人喜好,富有选择性。

实践类

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了解社会,拓展能力,提高其社会责任感。

兴趣类  

涵盖“社团类”、“人文类”、“科技类”、“艺术类”和“体育类”五个大类,旨在激发兴趣、彰显个性、鼓励探究,放飞梦想,并孕育创新意识。

必赢线路检测中心附属学校课程体系框架图


  

“四型”,是指学校课程的实施,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特需型先修型

基础型

面向学生全体,旨在完成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拓展型

基于基础性课程向纵深发展,提供学生选修,重在兼顾学生的个人差异及其爱好,涵养其兴趣、情趣和志趣。

特需型

侧重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部分学生,即对学有余力或对学习暂时具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特定需求的富有针对性的学科课程。

先修型

借用国外高中大学先修课(AP课程)的名称,但又有所不同,主要用于初中高年级,即对部分显现个性特长的学生,提供不同于高中学科但对其日后继续深造具有帮助的知识内容、思维方法,或研究方式等。